
3月16日10點30分,隨著最后一件長27.6米、直徑3.373米、重48噸的風電塔筒穩穩落在挪威籍雜貨船“卡紛星”輪甲板上,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通用泊位順利完成開港以來首次國產風電塔筒出口裝船作業任務(如圖),為打造長三角地區風電成套設備出口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出口的風電塔筒共計115件,3.45萬立方,單件最大重量76.5噸,最大直徑4.55米,具有重量大、直徑寬等特點,與裝載常規件雜貨相比,作業流程更繁瑣、工藝更復雜、作業難度更高。
面對諸多挑戰,碼頭運營方通洋公司高度重視、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加強與貨方、船方協同聯動,多次研究、充分探討,制定最優配積載方案;采用兩臺門機兜吊貨物形式,以及白天作業風電塔筒,夜間作業木板、鋼材等貨物的穿插作業方式,力求裝船作業安全順暢高效,最大限度壓縮船舶在港停時,有效降低客戶成本。此外,交通、海事、海關、邊檢等口岸主管單位,通過簡化行政許可審批流程、強化現場巡航和交通組織等舉措,為船舶高效、快速、順利完成口岸查驗相關手續和安全進靠碼頭、按計劃開工作業提供有力保障。經過121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公司順利完成“卡紛星”輪風電塔筒裝船作業,優質高效的裝卸服務得到客戶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評。
下階段,通洋公司將以此次風電塔筒順利裝船作業為契機,全力構建風電貨源體系,深耕風電設備貨主、物流商市場,深化戰略合作,搶抓市場機遇,做好風電葉片、塔筒等貨源組攬,努力為客戶提供精準優質服務,打造客戶放心港,不斷提升南通港件雜貨裝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蓄力打造長三角及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件雜貨運輸樞紐港。
(潘瑾瑾 潘楊 傅小蘇 王先躍)